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,是实现高质量发展。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,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。
规划是实施科学的宏观引导和统筹协调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、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、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的重要支撑和手段;也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、建设美丽中国,开展可持续城市更新、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,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获得感的重要指引和措施。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,要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,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,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,增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实施支撑作用。要全面提高城乡规划、建设、治理融合水平。要健全城市规划体系。
近年来,规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取得了显著进展,在区域协调、城乡融合发展、新型城镇化、设施体系构建、生态环境治理、建成环境品质提升等诸多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。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、资源环境约束加剧、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、人居环境质量有待提升等,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的规划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。
系统总结过去七十多年规划取得的巨大成就,科学理性地研究规划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使命,让规划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,是摆在当代规划人面前的历史责任;不断创新满足时代需求的规划理论、方法和实践,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和体制机制,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规划学科体系、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,创新规划实践,为世界当代规划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,是我国规划师应有的担当。